通訊軟件101:12個安全與私隱建議

通訊軟件已經成為現代人不可缺少的工具,在流動裝置上總有WhatsApp、Telegram、Signal、iMessage或WeChat其中一個應用程式,為了維護自己聊天的私隱和避免帳號被盜或被偷,以下有12個安全與私隱的建議。

啟動雙重登入驗證(2FA)

2FA能防禦帳號被轉換SIM或其他技術的方法入侵或騎劫,啟動這設定後在新裝置登入通訊應用程式時,需要輸入保安密碼和SMS核實碼。

不要分享一次性密碼

騙徒如果想盜竊帳號,會嘗試欺騙用戶在應用程式收到的核實碼,不要轉送或給與任何人一次性密碼,你的朋友,支援代理、公司或銀行永遠不需要一次性密碼。

永不從通訊軟件外掃瞄QR code

部份騎劫帳號的活動會偽冒邀請加入group或聊天,掃瞄後會進入廣告而非加入原定的聊天,也容許騙徒把裝置連繫到你的帳號。所以當被要求掃瞄QR code時,使用通訊軟件本身的掃瞄工具,不要直接使用照相機,小心閱讀彈出的訊息,它會告訴用戶正參與群組、頻道,或把帳號連到新裝置。

小心檢查新聯絡要求

騙徒經常冒充是用戶認識的人,有時甚至知道誰是你的老闆,很多騙案導致金錢損失是從「朋友」或「同事」要求所引起,另一種攻擊是打錯電話詐騙,借打錯電話打開話題。如果看見新對話但沒有任何記錄便要小心,核實只有雙方才知道的問題,如果是老闆找你,最佳的確定方法是利用其他渠道直接聯繫,例如打公司電話、工作電郵,甚至直接對話。

使用封鎖功能

擺脫跟蹤者、騙徒和前任的最佳方法是封鎖功能,每個通訊軟件都有封鎖用戶按鍵,也不需要「手軟」,這能防止騙徒再用該帳號與你通訊,也能隔絕曾該你不快的人。

打開連結前三思(即使是從朋友發送)

你朋友的帳號也可能被騙徒入侵,再向所有通訊列內的人發送訊息,目的通常是錢或進一步騎劫帳號。對於可疑連結、奇怪附件、要求現金、不知明的投票等都要提高警剔,慎防掉入陷阱,並立即把訊息刪除,如果是從認識的人發送,試用其他渠道提醒對方帳號的可疑活動。

限制存取智能電話和通訊應用程式

如果手機被盜或把它交給朋友、同事或親友,設定存取限制以防止他人任意瀏覽聊天,啟動指紋、Face ID或長的密碼,在電話設定或應用程式本身啟動應用程式鎖,每次打開都需要指紋或密碼輸入。

關閉訊息預覽

在手機上鎖時,訊息預覽可能洩露敏感資料,例如銀行的核實碼。

使用消失或一次性觀看訊息

如果需要暫時分享Wi-Fi密碼、預約詳情或住址,不想留在對話記錄,可以利用自動刪除時計訊息,或瀏覽一次的設定。

不要發送裸露內容

即使是一次性瀏覽的訊息,對方也可以向其他人展示或撮圖,再用來對付你,所以應該避免這次可能造成不快、尷尬、有害或可能造性勒索的內容。

小心群組聊天

你可能相信你的朋友,但他們新加的其他人你又認識多少?不要在群組分享你的電話號碼、地址或其他敏感資料。

限制瀏覽你的個人資料

騙徒和陌生人都不需看你的個人資料或知道你最後上線時間,所以應該加以限制。

資料來源:Kaspersk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