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讓我們可以接觸到接近無限的資源,但要分辨訊息的真偽絕不容易,尤其某些經過N次轉發的假新聞,稍一不慎可能信以為真。相信假新聞無分年齡和社會地位,可能只是斷章取義便會有人信以為真,為免大家成為受害者,以下是一些辨別網上資訊真偽的方法。
搜尋資訊的來源
首先要做的是尋找資料的出處,當中可能有幾個選項,媒體轉載、部落格、即時通訊頻道和社交網絡的社群,但要瞭解即使是有聲望和受尊敬的媒體,也可以發表胡說的文章,即使是BBC、The New York Times和Paris Match都曾經犯錯,這階段主要是過濾絕不可信的來源。
搜尋出處的連結
資訊要證明可信,很多情況下都會包含出處,沒有連結的文章的可信性可能值得懷疑,而下一步就是檢查連結,一切取決於材料的具體情況,例如一篇描述外國事件的文章,應該含有當地語言新最的連結,如果是官方出版或科學研究,這些都是可信的徵兆。
檢查特定的事實
任何文字、視頻或音訊材料有特定的事實,都應該能從其他來源進行核實,例如名稱、日期、地理位置、科學根據等等,這些數據都能夠透過互聯網快速驗證,如果發現2至3個不正確之處,該訊息的可信性就值得懷疑,當然這並不代表作者刻意誤導,很可能是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正在寫甚麼內容。
找出來源的議程
頭三個步驟涉及fact-checking,除此之外,表達訊息的語調也十分重要,儘管作者並非徹頭徹尾地撒謊,但文中的重點和小心挑選的事實,可能影響到讀者的判斷,所以考慮來源的議題和偏見,也有助判斷資訊是否過度主觀。
注意細節
如果基本事實看似相關,之後便是注意細節,點像、引述、條款等等,以下將逐項解說:
- 圖像能利用Photoshop或其他編輯工具進行修改,要知道圖像有否經過修改,可以透過Google的圖像搜尋或TinEye搜索原圖。
- 引述很容易便斷章取義,最好是搜尋引述的原文,瞭解來龍去脈及講者的原意。
- 作者可能使用豐富的詞匯而令讀者產生混亂,尤其科學相關的文章,而不厭其煩地找出真實的意思,就是自己的責任,而且有時候Wikipedia可以很快幫大家解決疑問。
- 越誇張的形容越有可疑,很多時作者是想讓你相信某些事或向你兜售某東西。
追蹤事件的多樣性
如果文章涉及群體現象是,搜索所有可能的來源很有用,最好關注參與者或目擊者的姓名和年齡,以及日期和活動地點,把細節與事件反複匹配,可能到取後發現只是個別例子,而非真的群體現象。
使用專門專門驗證訊息的資源
當然,我們無法檢查從互聯網上看到的每句文字,而且,通常已經有相關專業人士代勞,每個角家總有專門拆解謎團的傳媒,當你做完以上的步驟卻發現原來已經有人替你完成,不過一如其他傳媒,fact checker也會犯錯,以上辨別真偽的方法也適用於他們的消息來源。
資料來源:Kaspersky 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