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自己的銀行帳號協助犯罪份子轉移金錢的人士被稱為「錢騾」,即使當時人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參與了洗黑錢的計劃,也可能會面對嚴重的後果,又或者嚴重的不必要麻煩。
如何成為了「錢騾」
即使是被騙徒利用,銀行涉及轉移或提取不法資金的人也屬於錢騾,他們在詐騙計劃中被視為可有可無的犧牲品,而且任何能都有可能成為錢騾,即使從未聽過這個詞語的人,有很多方法令人掉入這種陷阱,以下是其中幾種。
簡單搵快錢網上工作詐騙,求職的渠道上充斥著誘人的職位,「需要幾個人,時薪50美元,簡單工作,需要網上工作」,這「工作」涉及從某些人接收一些轉帳款項,然後向其他人支付,也有一種變種涉及在收到金錢轉入後提取現金再交給隨機的快遞員,騙徒可能會支付錢騾「服務費」,但即使時薪50美元也不值得冒背負潛在後果的風險。
我忘記了帶信用卡,你可以幫我嗎?不單是見到弱小的對象時,也可以是年青人因為忘記帶信用卡,請求你替他付費,而他會把相關金額轉帳給你,如果你貪一時的現金回贈便可能會答應。以上情況如果是一個陌生人發過來的訊息,你可能很爽快便拒絕,但是當騙徒就在你身旁站在收銀櫃檯前,你熱心助人的程度可能會大增。
現金支付的工作,小型或不正當公司的員工,也可能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了錢騾,這些公司不會正式騁請僱員,而是以桌下支付現金的方式,如果僱主的金錢來源違法,所有沒有合約的工作員工可能被視為錢騾而需要面對法律後果。
也有其他做法是主要針對年青人,要求他們開啟銀行帳戶,然後把帳號詳細資料交給網上的陌生人,從而獲得20或30美元的服務費,由於開帳號時間成本極低,對於在學人士而言是一筆簡單的快錢,可惜受害者通常不知道誰會使用他們的帳號和使用的目的。
成為錢騾的後果
錢騙會被視為犯罪計劃中的積極參與者,即使他們不知道已經參與其中,騙徒持從公司或個體續盜竊大額數碼金錢,利用數以百計的社交工程策略,但他們仍然需要方法「套現」,電騾的使用就是讓缺乏戒心的人,成為被警察追緝的代罪羔羊。很多國家有法例針對洗黑錢,即使錢騾不知道資金的來源或在龐大計劃中只是小爪牙仍然會被起訴,在法庭上證明沒有犯罪意圖可以很困難,儘管在轉移資金時不清楚第三方的非法意圖,仍然可能會被罰款或其他處罰。
實際的懲罰因國家而異,例如在美國,如果被證實犯罪意圖,錢騾可能面臨最高20年監禁,在德國,如果想避免被判罰,需要自行向警方自首並舉報你所參與的詐騙活動,在新加坡的話,無意的洗黑錢活動可能導致罰款15萬美元,如果有明顯的證明涉及詐騙,可能會被判入獄最高三年。
避免成為錢騾
不論身處地方涉「套現」不法金錢的判罰是甚麼,都應該極度小心,避免無意間成為了洗黑錢的其中一員,時刻謹記以下幾點:
- 不要無條件相信任何人,如果陌生人提出向你轉入金錢,並支付小量費用作為提取現金的服務費,立即拒絕。
- 按規定工作並簽訂正式合約,拒絕不按規定的現金工作,並盡可能簽署僱用合約。
- 不要公開你的銀行帳號資料,不要替他人開啟銀行帳戶,或出售現有的帳戶或銀行卡資料。
資料來源:Kaspersky Blog